2009/2/26

【自我充電書籍】職場生存法則

既然存活下來如此不易,有哪些不可不知的職場生存法則,可以幫助自己勇渡這段暫時還看不到終點的「白領冰河期」?

12鐵律勇渡冰河期

1 培養下地獄的本錢

麥格理資本證券台灣分公司高級副總裁潘家涓認為:「危機不知何時會發生,平時就得培養下地獄的本錢。」

她在勤業眾信工作12年,不到30歲就取得國內第一張「美國評價學會執照」,擁有財務顧問評估企業資產價值的國際通行證。但潘家涓不想一輩子待在安穩的事務所,2年前,她決定投入風險高出許多的資本證券公司,在別人眼中是「跳火坑」的行為,她卻認為可以學到私募基金和投資銀行如何運作,擺脫安逸的心態。

沒有人不喜歡待在舒適圈,沒有人喜歡下地獄,但是你必須做好一切準備,萬一這一天真的來臨,一樣能打贏這一局。

2 找工作不如養工作

不要等到工作失去才去找,太平盛世就要培養任何潛在可能的機會。例如面對客戶時,盡量讓對方對你個人,而非只對你所屬的公司留下鮮明的印象,建立個人品牌,讓人主動找上你。

潘家涓分享,自己平時除了廣結善緣,替客戶做投資服務時,她也不只是當做“One time job”(一次服務)。案子結束後,她會主動與客戶

維持關係,加深客戶對她的印象。

因此,當其他人都在擔心失業時,反而有獵人頭公司主動找上她。同樣的,即使沒有挖角成功,她也會和獵人頭公司變成好朋友,讓他們下次再有機會,就會立刻想到她。

3 白領的腦袋+藍領的體能

整天坐在冷氣房辦公室,你是不是變成多走幾步就覺得累,小小風吹雨淋就要傷風的「弱雞族」?

在《星巴克救了我一命》(How Starbucks Saved My Life)這本暢銷書中,原本擔任廣告公司高階主管的麥可.蓋茲.基爾(Michael Gates Gill),一夕之間失去工作、婚姻和家庭。63的歲他從穿著名牌西裝、到星巴克喝咖啡的白領上班族,變成穿著綠色圍裙端咖啡的星巴克店員。一開始,他從低階的勞力工作,像是洗廁所、倒垃圾做起,連收銀台後站一整天,對他而言都是莫大的恐懼和挑戰。然而撐過這一關後,他開始發揮自己的強項:把握適當時機,運用他在廣告公司時最擅長的專業簡報技巧,立刻贏得門市主管的刮目相看。

創業一直是台灣人的最愛,但很多上班族一旦改行自己當老闆,卻發現自己只會紙上作業,沒辦法處理各種開門大小事。所以,除了保持白領最擅長的企劃與思考力外,別忘記還要搭配藍領的戰鬥力,才能事半功倍。

4 找到組織中的保護傘

加入一個強有力的工會,此刻也許會讓你覺得心理比較踏實。

1977年次的永豐銀行營運整合部專業副理王啟榮笑說,加入工會每年都要固定繳交「保護費」,但是一旦遇到時機歹歹,就會格外感受到「有工會真好」。

入行8年,一開始是在台北商業銀行服務,後來北商銀被建華銀行合併,自己理當屬於「被消滅的一方」,所幸工會夠強勢,加上99%的員工都是工會成員,才能與新東家談判,維持北商銀時代既有的13%調薪比例。

也許「工會」這個項目從來不在你找工作的條件中,但是現在不妨納入考量,畢竟緊要關頭,透過團體的力量絕對可以更有保障。

5 清點手上所有籌碼

如果得花上半年才能重新找到工作,這段期間,你是否能確保自己衣食無虞?

不要等到那一天才開始想這問題,現在就清點你手上所有的籌碼:你有多少存款、負債、資產,可以忍耐多久沒有收入?

懂得善用政府資源也很重要。有長期協調勞資糾紛經驗的國巨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朱瑞陽表示,失業後,通常可以領取6個月的救助金,因此不如把這半年當作沉澱的「謀職假」,去進修學習,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

總之,先列出一張資源清單,可以提早彌補不足,降低自己驚慌失措的程度。

6 投資20%的時間,研究新興市場或機會

哪些工作是現在的熱門職缺?哪些國家、產業未來會需要大量人才?

最後一刻才病急亂投醫,四處張望哪裡還有機會,絕非明智之舉。現在就該強迫自己至少花20%的時間,掌握本行之外的其他重要產業動態,甚至研究用什麼方式,可以跟這些有興趣的領域建立關係。

多去看展覽、聽演講、加入社團都是好方法,但是要持續才能有累積,建議你準備幾個資料夾,把同樣主題的資料收集在一起,長期耕耘一段時間後,這些對外界資訊的掌握一定會派上用場。

7 人際關係比人緣更重要

一方面要未雨綢繆,另一方面,應該同步鞏固自己現有的工作。這部份的關鍵在於凸顯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除了專業上要不可取代,影響力也要不可取代。所以,遠流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彭康雄認為,「人際關係」比「人緣」更重要。不是平時經常花錢請客、逗大家開心,表面上人緣很好就夠了,而是要想辦法變成組織中有價值的人,同事遇到什麼困難,第一個都會想到來找你請教、問你的意見。

8 當老闆的資產,而非耗材

將心比心,你的老闆壓力也很大,優秀的員工在此刻會多幫老闆分憂解勞,而不是增加老闆的負擔,成為他眼中的「麻煩製造者」。

當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縮減預算時,先不要急著和老闆爭論不休,試著從他的立場出發,想想他這麼做合不合理?幫他跟其他人溝通。在最困難的時刻扮演他的左右手,一旦度過難關,你就是老闆心目中的頭號戰將。

9 徹底向「小強精神」看齊

不管是職務調動還是任務改變,說服自己用最大的彈性擁抱它,無論再大的挑戰,都抱持「打死不退」的精神面對。

有時候好與壞不過是想法的一念之隔。陳俊源表示,有些銀行為了變相逼退員工,會調他們去做「理專」,如果員工不願意,可能被資遣;也有很多人做不下去,最後不得不自己選擇離開。

理專不好做,可是現在哪裡又有「好做」的工作?陳俊源反而會換個角度想:選在一個市場低盪的時機點做理專,至少不用背負之前的高標準壓力,這不也是一種轉機?

10再忙都要找時間運動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幫助正面思考,脫離沮喪。多親近大自然,也可以改善情緒上的困擾。

11 維持穩定、和諧的家庭關係

家人永遠是最大的依靠,千萬不要因為工作碰上瓶頸就忽視他們,甚至把家人當作發脾氣的對象。有穩定的家庭關係當後盾,才能讓你心無旁鶩、勇往直前。

12 不回頭,向前看

相信很少有人能在此刻自外於這股對工作的不安全感,但無論是留在崗位上繼續奮鬥,或是走到十字路口面臨抉擇,都不要讓曾有過的輝煌絆住腳步,請堅守這最後一項原則:不回頭,向前看。

如果你正陷入一股彷徨不安的焦慮,謹記這12條鐵律,相信你會擁有不一樣的明天!

最近景氣不佳,金融風暴侵襲,很多公司都陸續裁員、放無薪假,大家都人心惶惶...

深怕自己會是公司鎖定目標群之一

但晶圓之父張忠謀曾說過一句話:「先蹲低下來,只要時間一到,就可以跳得更高」

大家都細心歸納出「職場生存法則」期望可以助上班族一臂之力

可以存足基本的競爭力,在殺紅眼的職場上能夠汰弱換強,擁有堅韌的生存力

期望大家能夠把上述的十二條法則運用自若,安然度過這次的難關

【自我充電書籍】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由飯局見格局


除了會吃飯,戴勝益還很懂吃飯,在他不計形象,善於營造氣氛的演出下,從公司員工到外部難搞的客戶,都能在愉悅的心情下,達到比預期更好的效果。 


文/麥立心 圖/曾千倚
2007年9月 Cheers雜誌

從飯局見格局,在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身上,絕對不是誇張話。

在商場上「走跳」20餘年,台中清水長大的戴勝益,從與兄弟合力經營家族事業三勝製帽,到後來自己跳出來摸索創業,如今王品集團成為年營業額超過30億的餐飲集團,一路的曲折與躍進,都可以從飯局見端倪。

當事業越大,無論對內對外都越要廣結善緣,透過飯局這個工具,戴勝益做到了。

戴勝益20幾歲、還在三勝製帽任職時,有次到紐約拜訪三勝製帽最大的一位客戶,對方帶他去紐約雙子星大樓頂樓的高級餐廳Windows on the world,窗外是曼哈頓島尖端和無止際大西洋美景,但桌上左右2邊各排了5支刀叉,戴勝益當場傻了眼,只能讓客戶教他使用。

「那種感覺不知道是很高興、還是很糗,當時我見的世面好少,」戴勝益回憶道:「我就想,自己什麼時候也可以那麼自在地吃那麼高級的東西,於是立志一定要把它學會。」

餐桌上展現氣勢,出奇制勝

 

用餐時,對方推薦了某支酒,結果戴勝益竟然不贊同,指指酒單,表示另一支酒會比較順口。

「英國人在這方面很行,但我裝得比他更行,他氣勢就弱下來了,」戴勝益說。事實上他根本不了解那支酒,「只是亂比一通,結果竟然談下來了。」

戴勝益在餐桌上出奇制勝,不是沒有經過推算的。他知道,對方是一個國際性的認證機構,如果在這方面沒有見識,表示未來沒辦法幫他們溝通,對方哪可能會放心授權給他?

「如果人家是談吐自若,你連紅酒杯都不知道怎麼握,要談什麼,氣勢就少一半,」戴勝益深刻感受到,如果沒有先把「吃」搞定,「事」也別想搞定。他的經驗是,真正交際應酬時,如果懂食物、懂禮儀,再「表現出你的自信、你的膽識、你的歷練,對方一下子就會屈服了。

吃飯,是贏取民心的好工具

如今,王品集團有9個餐飲品牌,3,000多位員工,年營業額約34億元。這麼大的事業,需要好人才來挹注、來成就。

除了用分紅制度給予員工高收入,戴勝益也充分利用吃飯時刻,徹底放下身段,贏取民心。

每年,戴勝益都會自掏腰包,請所有總監級以上的高階主管與他們的家人,出門玩3天2夜,白天雖然仍安排會議,但一到晚餐時間,戴勝益就要所有主管帶著他們的太太小孩,40幾人一起上桌用餐。

用餐時,戴勝益會一個個和每位家屬談天,再用他不計形象的幽默方式,把小孩大人都逗得樂不可支。品田牧場總經理蕭文傑就表示,他太太第一次參加時很驚訝,「覺得董事長怎麼完全都不像董事長。」

對中階主管,戴勝益也安排了一年一度的「股東會」,邀請店長、主廚以上職位的130多位員工「股東」和家人出遊。雖然每年都浩浩蕩蕩500多人,但戴勝益一定要和所有人一起用晚餐,然後一桌一桌去問候員工的家屬,這個動作讓員工家屬們忍不住受寵若驚,覺得:「啊!怎麼會?……」

廣結善緣,也要避免瓜田李下

平時,戴勝益與高階主管吃飯,最高原則是絕不談公事,而且一定要由他率先搞笑。

「每次首先搞笑的都是他,」加入王品集團6年的蕭文傑說,每次吃飯大家就是閒話家常、互相糗來糗去,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敢虧董事長。」

氣氛應該由最高階的人掌握,」戴勝益臉上掛著招牌笑容說,和員工吃飯時,他有扮小丑的責任和義務,其他人才能真的放輕鬆。

其實氣氛製造好,問題就解決一半了,」戴勝益認為,吃飯的目的是聯絡感情,大家可以坦誠相見,談很多在辦公室不會談的事,吃吃喝喝、吵吵鬧鬧中,共識就形成了。

不過,戴勝益一直在公司公開表示,絕不會單獨和員工吃飯,而且創業16年來始終如一,以示完全沒有所謂的「國王的人馬」。「因為這會造成很多人的不安全感和誤會,也可能會讓某些人狐假虎威,」戴勝益毫不拐彎抹角地分析。

近幾年,王品集團在台灣多品牌發展成熟,接下來除了加速進軍中國,眼光更放遠東南亞。

8月,戴勝益帶著多位高階主管拜訪觀摩菲律賓最大、分店遍及亞洲的餐飲集團快樂蜂。與快樂蜂集團主席陳覺中第一次見面用晚餐時,企業文化都很活潑的雙方很快就熱絡起來,等到餐廳的駐唱歌手到桌邊演唱,戴勝益竟然一邊哼歌,一邊就站上椅子大跳起舞,最後更演變成所有人圍著跳舞,一起大合唱。

當事業越大,無論對內對外都越要廣結善緣,透過飯局這個工具,戴勝益做到了。

戴勝益的餐桌識人學:越會吃,越會紅!

一個人吃飯的樣子可以透露很多訊息。從一個人的動作、談吐、拿刀叉的姿勢、和別人的互動,就知道他大概是什麼身分,甚至還看得出職位和年收入。

有些人吃飯時不會想到和別人的互動,要學習的還很多,表示在他的工作場合各方面的歷練還很少,也表示他的職位還很小,沒什麼人找他吃飯。

例如吃飯時沒看到別人在夾菜、就圓盤一轉的人,是涉世未深的,同時他眼中沒有別人,在團隊合作上他是很難發揮效果的。

一個有經驗、有視野的人,光是選餐廳、點菜就有學問。點太多,表示不切實際;而點到大家都吃不飽的人,你在他身邊應該也不會撈到什麼好處。

我也認為,從一個人對服務生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修養和職位高低。服務生來倒水時會看著服務生說謝謝的人,應該是經理級以上的中高階人物;如果瞧也不瞧服務生,粗魯地隨手揮來服務生、只說聲「倒水!」,大概是經理級以下了。

王品集團內部管理時,我也可以從同仁推薦的餐廳,看出他未來在公司的發展。我們要求同仁要修300學分,鼓勵大家在一生中遊百國、爬百岳,以及每年要吃100家餐廳。同仁必須將這100家餐廳列成表,並推薦10家餐廳。

有些人推薦的10家餐廳,一看就讓人知道他才剛起步;有些人的餐廳名單則看得出他還要多久時間的學習;而有些人推薦的餐廳都很有品味、符合潮流,表示他的視野很大,可以預見未來他在公司的發展就會佔比較重的分量了。

2000年時,戴勝益創立的王品台塑牛排已經打響名號,但他同時還嘗試開拓發展其他非餐飲領域的事業。當時戴勝益為了爭取金氏紀錄博物館的台灣代理權,飛到英國,天天和金氏紀錄博物館相關的負責人共進晚餐。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 是我的事業偶像之一

他的事業風格及理念都很特別,獨樹一格,不輸觀光飯店業的嚴長壽...

我很認同戴勝益在事業上的理念,尤其是在面試新進人員時需具備四項條件:

1.要會面帶微笑

2.要會被開玩笑

3.要會說笑話

4.要會逗面試官笑

只要具備上述條件,就算面試過關可以進夢想以求的王品集團了

聽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

因為人人都是代表著集團對外的形象,馬虎不得,嚴肅不得...

戴勝益希望每個人都能帶給任何貴賓愉快的形象,也希望能營造出愉快的工作環境氣氛

這不是每個人都很渴望的嗎?

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真正交際應酬時,如果懂食物、懂禮儀,再表現出你的自信、你的膽識、你的歷練,對方一下子就會屈服了。

我雖然懂得享受美食,也對於美食資訊有一些概念

但萬萬不知道  單單透過上述要訣,就能讓對方瞭解我是怎樣的人

而且也能有所技巧的讓對方拜倒鞋上,讓我有點吃驚原來還有這樣的技巧

或許目前的我在飯局的安排技巧上可能還不夠熟練

但是我會努力多增聞見廣~以提高自身的層次

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看得見我的格局!



【自我充電書籍】上班族餐會5大痛苦解藥

文/麥立心

1.沒話找話講

解藥: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業務部協理游梓雯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話題資料庫。除了公司的有趣話題,過去從其他客戶身上聽到的,也能記下來,再在餐會上分享,因為客戶的層級相近,很容易有回饋,又能再累積一個話題存進資料庫。

台灣雅芳總經理王子云則喜歡去有健康概念的餐廳,就可很自然地談到健康話題,再順勢聊聊自家產品。

卡內基訓練總經理黑立言以前在美國時,每次和客戶一起用餐前,由於老美很喜歡談運動,黑立言會特別用功地去看體育新聞,把球員名字與球隊狀況記下來,增加與客戶間的共同輕鬆話題。

2.不熟要裝熟

解藥:從與公事無關的小事聊起,比較容易拉近距離。

游梓雯與客戶聚餐時,會選擇氣氛熱鬧、流動的歐式自助餐廳,然後晚點到,等客戶和自家業務員都把餐先拿好了,她才會出現,第一句話就問大家:「你們吃了什麼?」然後接著說:「我推薦是XX最好吃的……」,讓客戶完全感覺不到業務主管的壓力。

等到游梓雯自己拿餐回座,就開始第二輪的打破心防戰術。她會先講最近有什麼好吃好玩的東西,同時觀察誰願意發言、誰不願發言,設法讓不講話的人也開口,只要所有人都加入談話,氣氛就會非常熱絡。

3.好吃不能吃

解藥:黑立言建議,商務餐敘的重點畢竟不是在吃,展現對對方很感興趣、很重視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吃少一點,是勢必要做的取捨。

此外,先推算要談的公事需要幾分鐘,然後設定好何時開始談正事,就不會從頭到尾都坐立難安。如果餓肚子會影響你的表現,那麼不妨先墊墊肚子,再去赴約。

4.想講插不上

解藥:如今開朗健談的黑立言,在飯局上也曾經無言。當時他剛從學校畢業到紐約應徵,餐桌上6、7個老美應徵者不斷搶話,他一句話都插不上,只好埋頭苦吃,不知道該怎麼辦。

後來黑立言發現一個訣竅,當大家你來我往講話時,自己的腦筋一定要跟著討論主題一直動,隨時準備好自己可以接的話,當接話的小空檔出現,馬上就要開口。

5.時時擔心出糗

解藥:最可怕的不是出糗本身,而是出糗後不知該怎麼圓場。

幽默是最好的解套方式。中華民國國際禮儀協會理事長黃馨儀曾在用餐時不小心把餐包掉到地上,她就開玩笑說:「喲,這麵包有長腳耶!」然後再和服務生說:「不好意思,我的麵包跑到地上去了,麻煩再給我一個,我會把它看好!」化解了極度尷尬的場面。

如果沒能力臨機幽自己一默,事先多準備好「歲歲平安」、「遇水則發」這類可解圍的「吉祥話」,將有助於紓解事發後的冷空氣。


上班族下班後的聚餐最怕的就是整個對談過程死氣沈沈、話題又很沉悶

下班後原本應該要放鬆輕鬆愉快的

若聚餐氣氛經營得不對的話,反而造成些許的壓力不自在感,甚至於不愉快的感覺

尤其是業務,是諸多人最怕被邀約的人物之一,除非交誼甚深

在交談過程中,也最怕觸及與業務有關的敏感話題,取決於自己要或不要而陷入尷尬

若上述五項技巧運用得妙,不僅可以化解暫時的尷尬,熱絡氣氛外

還可以有技巧性的切入話題提及自家公司的產品提供做選擇

嗯交際這領域上,我有得學了...

【自我充電書籍】不要一個人吃飯

文/劉鳳珍

 已故的史丹佛大學商學院院長哈瑞爾(Thomas Harrell)很喜歡研究歷屆畢業校友的特質。他歸納,「通常表現傑出的校友,也是積極、善於社交的溝通高手。」 如果把這個結論,印證在也是商學院畢業的本書作者,凱思法拉利(Keith Ferrazzi)身上,一樣吻合。

以下是在美國出版的暢銷書「不要一個人吃飯」的精華摘要。

 《成功》雜誌(Success)曾針對在1953年畢業的一班耶魯學生做過一項研究。它向學生調查3個問題:

 1. 你有設定人生目標嗎?

 2. 你有把這些目標寫下來嗎? 

    3. 針對人生目標,你有訂出實踐計畫嗎?

 結果有3%的學生把人生目標寫下來,同時訂出實踐計畫。13%的學生有目標,但沒有行諸文字。高達84%的學生則對人生沒有特別想法,只想「快樂過一生」就好。

20年後收入大不同

 20年後,同樣的問題再問這班學生,結果令人大感詫異。 當年有立下目標,卻未訴諸文字的13%學生,平均收入是那些84%學生的兩倍。而有寫下目標,同時又有行動方案的3%學生,平均收入卻高於所有同學,足足有10倍之多。

 法拉利舉此例子的用意在於,如果你還找不到人脈入口,何不先從自己的生涯目標開始想起? 當你有清楚的人生目標,想要達成的渴望,自然會把你引導到如何編織人脈的地圖上。因為,你會懂得自己去挖掘可以分享、支持、學習的長輩或同儕。 以下是法拉利分享他如何設定目標的方法。

第1步 發現自己的熱情

 設定目標以前,先找出你的夢想所在。否則,你有可能失去方向。認真問問自己,熱愛什麼?擅長什麼?想成就什麼?有哪些原因阻礙了你?當熱情與能力相契合時,你才可能全心投入。

 1.向內看 你可以分兩個欄位,交叉找出線索。先把你的夢想和目標依序寫在第一欄,然後再把會令你感到愉快的事情、人物、嗜好寫在第二欄。接著你會從中找出一些交集點。

 2.向外看 問問朋友他們對你優缺點的觀察,你會對自己的目標輪廓越來越清楚。但是,當你的夢想越來越清楚時,不要忘了,做個「有紀律」的夢想家,成功機率才會更大。

第2步 把目標寫在紙上

 凱思法拉利用一個「人脈行動方案」表來找到人脈入口。它分成3部份。 第一部份,寫下有助於完成夢想的各種方案。 第二部份,寫下有助於你達成目標的人、事、地、物。 第三部份,寫下可以用哪些方式去結交有助於你達成夢想的人物或新朋友。

 這個方法不僅讓法拉利獲益良多,也讓他身邊的許多朋友或同事找到建立人脈的方向。 尤其在第一部份,凱思法拉利以頭3年想達到的目標到推回去,分3個月、1年來逐步設定行動方案,並作為檢驗指標。 當你寫下的指標越清楚時,你腦海中,對於有什麼樣的人可以協助你完成目標,自然也會浮現。屆時,你會樂於主動與他(們)親近或學習。

 練習寫下「人脈行動方案」表,其實就是在找出建立人脈的方法。不過,有幾個原則一定要掌握到:

 1.目標必須清楚。如此你才能確認適合的行動方案和設定完成時間。

 2.目標值得相信。不要設定連自己都達不到的目標。

 3.目標必須有挑戰價值。除了設定自己的「安全區」外,也要讓目標存在些風險或是不確定性,拉高自己征服的慾望。

第3步 為自己找個「顧問團」

 找幾個像啦啦隊長般,可以鼓舞你向上,或是具有銳利的鷹眼般,可以挑剔你錯誤的好友,他們會敦促你的責任感,並協助你找到方向。 當凱思法拉利在知名的國際連鎖飯店Starwood(旗下有頂級的W和Westine兩大飯店系統)工作時,他是500大企業裡最年輕的行銷長,前途一片看好。尤其面試凱思法拉利進來的總裁應允當他的指導師(meotor),培訓他成為公司未來的領導人,也支持他把原來分散給各飯店的行銷權力,改由他統一主導。

 當他興致勃勃想一展伸手,但沒想到進公司沒多久,那位總裁卻離職了。原來的承諾煙消雲散,新任總裁也不認同他提出的行銷策略。 凱思法拉利驚恐萬分。過去每有瓶頸,靠著慢跑總能思考出方向,但這回他跑遍了整個中央公園,恐懼仍未消失。第二天他辭職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有點迷失了。那是他生平第一次沒有公司頭銜,認識新朋友時,都不知該如何介紹自己。 於是凱思法拉利又開始寫下長達12頁的全新目標行動方案,並諮詢他的「顧問團」。雖然他的人生目標是成為CEO,但是當時他並不夠格去擔任任何一家大型公司的CEO。

 在出版界擔任主管的泰德,是他的顧問團好友之一,點醒了他:「你不要有非去500大企業的迷思,如果你想成為一名CEO,何不先找家合適的公司歷練起?」

 從那天開始,凱思法拉利連絡的對象、參與的聚會或活動,都鎖定在「先找家合適公司」的目標上。3個月後,透過昔日友人介紹,凱思法拉利成了YaYa互動媒體行銷公司的CEO。這家在網路泡沫後生存下來的公司體質健全,只是行銷能力稍嫌薄弱,而這正是他可以大顯身手的舞台。

大膽跨出第一步

 當第一次要與不認識的人接觸時,許多人都會感到不自在。究竟該如何克服這種恐懼? 首先,你要有「恐懼是正常的」體認。因為這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多數人都會有的反應。以下是凱思法拉利覺得可以克服社交恐懼症的幾種方法。

 1.找出值得你學習的典範人物 與熟識或想法相近的朋友相處時,安全感相對較高。如果你還不敢主動跨出去結交新朋友,找一個你覺得可以學習的熟人,跟他去各種社交場合,觀察他如何與人攀談互動。久而久之,你也會學到一些撇步,讓自己多些勇氣跨出去。

 2.學著開口說話 有許多教育訓練機構或溝通課程,是在教人如何克服溝通或說話的障礙。這些課程會讓你有練習的機會,或許可以試試。

 3.投入參與 當有人能分享或理解你的熱情時,總讓人有如獲知音的感受。參與一些與個人嗜好有關的社團,是學習拓展人脈的好機會。而且一旦加入,就全心投入,甚至有機會,都該讓自己成為社團領導人。它可以讓你的人脈圈越滾越大。 

 4. Just do it! 每週為自己設定「認識一個新朋友」的目標。公車上、酒吧裡、公司茶水間,都有你可主動向人攀談的機會。反覆練習後,你會發現與陌生人接觸不再那麼令人不安,被拒絕你也會把它視為家常便飯,見怪不怪。

不要一個人吃飯

 凱思法拉利常形容,人脈就像肌肉,要越練才會越發達。尤其一定要掌握一個關鍵原則:絕不要在人際裡消失,讓人注意不到你。 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件苦差事。與人相交,其實是在建立一個長長久久的友誼關係。贏得友誼應該是件有趣的事,不要覺得它浪費時間。 尤其在建立人脈的初期,盡量讓你的行事曆飽滿,你必須更用心讓自己成為被看得見的活躍份子。

 但是,一個人的時間畢竟有限,該如何妥善管理時間?既然無法複製自己,凱思法拉利的方法是「複製聚會的場合」。 碰到時間緊迫時,他會把幾個想聯誼的對象,約在一塊用餐。當然,在安排前,你也要注意彼此的「氣味」是否相合。如果安排巧妙,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賓主盡歡。而且這對彼此人脈圈的拓展,也有加乘效益。

 另外,如果要與一個不是很了解的人碰面,凱思法拉利通常會再帶一個認識的朋友一起加入,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它不會是個浪費時間的聚會。

 或者,有時他也會帶比較資淺的同仁或朋友來參加聚會,給予機會教育。讓資淺同事實際觀察凱思法拉利談生意的方式、如何與對方達成共識等。事實上,在過程中他們也會常常貢獻一些不錯的意見或創意呢!因此,千萬不要低估你身旁的年輕同仁。最近你有和同事一起吃飯嗎?

 何不今天中午找個同事一起用餐?同時也邀幾位其他部門的同事或同業朋友一起參與? 相信不久後,你的人脈網編織進度,將會加速前進!

借鏡1——比爾?柯林頓(美國前總統)

了解你自己的生涯目標

 1968年,柯林頓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在一次派對中碰到當今在管理學界頗負盛名的史坦普(Jeffrey Stamps)。 當時,柯林頓主動向史坦普打招呼。閒聊過程中,他拿出一本隨身筆記本,把史坦普就讀的學院記了下來。接著又問史坦普大學念哪裡?主修什麼?

 史坦普感到好奇。柯林頓回答說:「因為將來我想從政,而且競選阿肯色州長。我想把我認識的人的友誼都延續下來。」 事實上,打從大學時代開始,柯林頓就已養成每天晚上就寢前,把當天所遇見的人,進行名片分類管理。他不僅只記住對方的名字,也會記錄對方所從事的工作、個人嗜好等等。在與人互動時,他總能讓人感受他的誠意。

 柯林頓的例子提示了兩個要點。第一,當你越清楚自己的生涯目標,你就會越知道,該透過什麼樣的人脈網路來助自己一臂之力。 第二,保持對人的敏感度。不管面對任何人,誠意無疑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借鏡2——達賴喇嘛

用共鳴感結交朋友

 作為一個全球矚目的宗教領袖,達賴喇嘛不僅是一名傑出的外交家,也是個受歡迎的熱門人物。不管是市井小民或上流菁英,都難以抵擋他的魅力,願意以金錢或在精神上,高度支持他的理念。 從達賴喇嘛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什麼建立人脈的靈感? 答案是,共鳴感。

 達賴喇嘛的身分,象徵一個流亡政府在西方世界為自己的人民請命。但達賴喇嘛並不高高在上或訴以悲情。相反地,他以樂觀、正面的態度,把這個議題轉化成與每個人生存都「切身相關」的和平議題,進而獲得全球的共鳴與支持。

 同樣的,在編織個人人際網絡的過程中,除了動機純正外,你的經驗或一些想法能否引起對方共鳴、產生善意的回應,往往才是關鍵。但要如何做到呢? 如果你也學習達賴喇嘛,做個有「利他」意願的人,願意助人、分享,人脈的水流自然能綿延不斷。

借鏡3——戴爾?卡內基(卡內基溝通創辦人)

不要忽略談話的力量

 作為一個養豬農的小孩,卡內基在成長過程中,常常以貧窮為恥,年少時甚至動過自殺的念頭。 24歲時,他有機會到紐約市的一個社團去教課餬口,但一開始根本沒幾個人來聽課。

 於是他試圖以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他分享他在高中時期參與辯論隊以及念師專時的求學經驗,教導學生如何克服害羞、減輕焦慮,與人交往時,如何做個傾聽者……。 但沒多久,他的「故事」用完了。他靈機一閃,要求學生上台去說自己的故事。

 他漸漸觀察到,人一旦能克服面對群眾的恐懼,談話的自信與風采自然就顯露出來。於是在他的鼓勵下,許多學生從課堂演練裡,重拾了與人溝通的自信。 卡內基更從中領悟到,人都喜歡被傾聽,「而傾聽正是最好的人脈經營技巧!」因為沒有壓力的談話,最能引人親近、贏得信賴。

 這個教書經驗,也打開卡內基日後往溝通事業發展的一扇大門。他自己也從這套哲理中受惠,證明了即使出身貧窮如他,仍可以透過適當的溝通技巧,廣結人脈、受人肯定。

借鏡4——凱瑟琳?格蘭姆(已故《華盛頓郵報》發行人)

對人尊重與給予信任

 1963年,當害羞、文靜的凱瑟琳從已故丈夫手中,接下家族事業,擔任華盛頓郵報發行人的位子時,幾乎沒人看好她。 後來,她不畏政府打壓、同業質疑消息來源的嘲笑,率先揭露美國政府參與越戰決策錯誤、舉發水門事件醜聞等等。最終讓《華盛頓郵報》成為受人尊敬的影響力媒體,也改寫了美國媒體的定位。 雖然出身豪門,但凱瑟琳並不養尊處優、以門戶之見識人。

 郵報裡的一位專欄作家,便對凱瑟琳待人的態度印象深刻。 在一個炎夏的週日,他出差回到公司取車,看到停車場裡正舉辦一場表揚基層員工(如清潔員、文書工等)的派對。但他幾乎想不到,當時已相當年邁、走路有些吃力的凱瑟琳,竟出席了這個不在冷氣房裡,且任何主管都可以代她參加的聚會。 另外,她與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友誼關係,也為人所津津樂道。

 雖然季辛吉當時在位,但從反對越戰到揭發水門事件,她都不因私人與季辛吉的關係,而軟化身為媒體人的監督立場。後來在她的葬禮上,第一個上台致詞的人,是季辛吉。而弔唁的人群中,沒沒無聞的市井小民更多過達官顯要。 正是這種待人真誠、且一以貫之的立場,讓原來生性害羞的凱瑟琳,得以贏得眾人的敬重與愛戴。 事實上,這種價值,也是人脈關係要經營得長長久久,所必須有的健康態度。

看完這篇文章

我有感而發,這世界上應該會分成兩種人

一是獨來獨往的人;另一是熱愛熱鬧不甘寂寞的人

前者恐於太過於獨行俠風格,造成根本就沒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是生是死也不會有人知道@@最終得到了什麼?恐怕沒人知道...

後者則是熱熱鬧鬧備受愛戴的過一生,一直都被周遭的人注意著,最終得到了什麼?那就是人緣...一生走來熱熱鬧鬧,最終離開也會熱熱鬧鬧,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您想做哪一種人呢?

P.S可是我又想到,超人或蝙蝠俠等等英雄不也是獨來獨往的人嘛?但為啥還是會受歡迎阿?難道英雄和百姓的命及待遇不同嗎...  =.=

【健康保健新知】10種增強記憶力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多親近哪些食物為「腦袋加分」? 

文/謝曉雲 康健雜誌2002/05

一、藍莓、草莓:

藍莓最近在西方國家成為一種熱門食物,科學家發現,它所含的強力抗氧化物可能對於減緩老化、活化腦力和增強記憶力有相當幫助。

美國塔夫茲(Tufts)大學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喬瑟夫博士曾主持一項動物實驗,結果發現以藍莓、草苺、菠菜等萃取物餵食老鼠時,牠們在運動神經功能、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測驗,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其中又以餵食藍莓的那組老鼠成績最出色。

台灣市面上不容易買到新鮮藍莓,所以除了喝藍莓汁、吃藍莓果醬、藍莓優格等相關產品外,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士懿建議,多吃深色水果,例如葡萄、櫻桃及草莓等莓類水果,也有類似的抗氧化效果。

二、深海魚:

媽媽常叮嚀說,「多吃魚才會變聰明,」科學已經證實,這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累積了許多研究證實,魚類脂肪(魚油)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不但能保護心臟、預防中風,更是讓你頭腦靈光,記憶力佳,而且快樂不憂鬱的「聰明食物」。

我們腦部50%以上是不飽和脂肪(包括omega-3脂肪酸),尤其omega-3中的DHA是神經細胞膜中非常重要的成分。要維持大腦神經傳導功能正常運作,幫助腦部細胞運送營養並清除廢物,都必須有足夠的DHA才能達成。所以,吃魚不但能提高記憶和學習能力,還能預防記憶力衰退。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就發現,血液中DHA濃度高的人,日後比較不容易罹患阿茲海默氏症。

專家建議每週最好能吃2~3次魚,尤其要多吃富含DHA的魚,包括: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等。

三、全麥麵包:

全榖類一直是營養界大力推薦的超級食物,富含維生素E及維生素B1、葉酸、菸鹼酸等,全都是維持正常大腦機能必要的營養素。

不止於此,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天能以2~3片全麥麵包、早餐榖片、麥片來代替白吐司、白米飯等精緻主食,就可以使血液清澈,減少動脈阻塞情況,降低30~40%中風的危險。

四、菠菜:

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蔬菜之王」的菠菜,最近有研究認為,它有助於維持大腦的年輕活力。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餵老鼠吃菠菜製成的補充劑,結果發現牠們的某些行為學習能力增強,反應變快。主持此研究的畢克福特博士認為,菠菜裡含有大量維生素C、E、β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可以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損害。長久以來,醫學界懷疑自由基對腦部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五、堅果:

堅果的油脂含量雖高,卻是護心又健腦的好食物。因為它所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硒等抗氧化物質,保護腦細胞不受到自由基的損害。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發現,堅果類中還含有一種礦物質──硼(水果及綠色葉菜中也有),能夠影響腦部的電流活動,使人的反應變得更靈敏。

不過,堅果類熱量高,不宜吃太多,每天只要吃一小把花生、核桃或杏仁,取代其他油脂來源,就不必擔心會發胖。

六、雞蛋:

蛋黃中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此外,雞蛋中也有豐富的維生素A、E、B6、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很重要的營養素,尤其是葉酸和維生素B12。陸續有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缺乏這兩種營養素,會使記憶力減退,甚至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至於可以每天吃雞蛋嗎?一天能吃幾顆?

《美國醫學會期刊》曾有報告指出,每天吃1顆雞蛋,並不用擔心會造成高血脂的問題。而最近美國坎塞斯州立大學的動物實驗也發現,雞蛋中的卵磷脂可以抑制進入血液的膽固醇量,所以每天吃1~2顆雞蛋,對血中膽固醇濃度的影響有限,不必擔心會危害心臟。

七、燕麥:

膽固醇過高的人,不妨每天早晨來一碗燕麥片。

燕麥裡含有一種叫作「β-聚葡萄糖」的可溶性纖維物質,能夠阻礙膽固醇的製造和吸收,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降低,以減少日後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機率。

美國的研究發現,平均每天只要吃3克的燕麥,就可以使膽固醇指數降低5~6單位,同時也減少大約12%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八、南瓜、南瓜子:

南瓜是β蘿蔔素的極佳來源,這種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你擁有健康年輕的腦力。荷蘭的研究發現,日常飲食攝取許多富含β蘿蔔素食物(例如深綠色葉菜、胡蘿蔔、甜椒、蕃薯、木瓜、芒果等)的人,一生可以維持較敏銳的思考能力。

 至於南瓜子中所含的礦物質鋅,也是促進大腦機能的重要物質,如果鋅的攝取量不足,就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德州大學的山德史岱博士指出,一般健康的人缺乏少量的鋅,短期記憶力就會衰退,不過只要補足了鋅之後,舉例來說,女性的文字記憶力就會提高12%。

九、豆腐:

黃豆製品中含有一種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素,被認為對促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有幫助。

國外一項研究將學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連續吃10週豆漿、黃豆布丁等黃豆製成的食物,結果和另一組沒有吃大量黃豆製品的學生相比,記憶力測驗的成積進步,而且反應也變得比較快。

十、葡萄柚:

番石榴、柑橘類(柳丁、葡萄柚等)、草莓、蕃茄、奇異果、花椰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而腦細胞需要維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來免於自由基破壞。

更重要的,在合成主管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時,也需要維生素C的參與,所以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水果,確保你的身體不會缺少這個重要的維生素。


【如新新聞快遞】全球百萬美元名人突破600對

全球百萬美元名人突破600對
2009 / 02 / 24

 很高興與各位分享,目前NU SKIN全球百萬美元名人的數字已達到604個直銷權。其中包括26對二千萬美元名人,22對千萬美元名人,87對5百萬美元名人,469對百萬美元名人。

  自1984年創立已來,NU SKIN即以「成為世界直銷公司的領導者,為直銷商創造比同業更為豐厚的收入。」為經營願景,25年來,我們說到做到,實踐公司願景,全球已發出超過60億美金的獎金,不僅為無數人帶來非凡人生,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而台灣分公司自成立以來,累積收入達到百萬美元 ( 約合新台幣 3,200 萬元 ) 的直銷權也已達 68 個,其中有6對是五百萬美元經營者,2007 年,更誕生首對的二千萬美元名人。


看到這篇新聞

真的是感受到一片鼓舞

其實直銷模式市場已經變成未來的趨勢之一

前福特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李˙艾科卡說:「直銷是 21 世紀非常有效的行銷制度」

2002年,台灣直銷產業年營業額新台幣432億元,排名全球直銷業前十名

現在也不斷地成長中...甚至於在2006年已經逼近於553億元

很多直銷公司也雨後春筍的一一成立,一起瓜分這塊直銷大餅

但公司不同的制度造成不同的獎勵成果

聽說安X來台成立幾十年,只產生出十幾位高階領導者

而如新來台成立十七年至今,卻已經產生出超過400多位的高階領導者-藍鑽

也發出185 億新台幣獎金...

哪家公司的直銷制度簡單有力,又不會讓人望之卻步

差異由此可見!

當然我也很希望 有朝一日,我也能躋身於 百萬美元名人之一,名流青史!哈...

【自我充電書籍】專業勝於人脈

我覺得人脈管理的第一步,不是建立對的人脈,而是要先把不對的人脈刪除。

有時,我會遇到一些不誠懇的人,跟我往來只是為了推銷、攀關係,這樣的人通常只會一直吸收別人的養分,卻不懂得建立自身的價值。知名女企業家何麗玲接受記者訪問時曾說,每年過年,她都會把手機通訊錄中不營養的電話刪除。我很贊成這樣的作法,因為跟一些不誠懇、市儈的人多相處一個小時,我就少了一小時跟善良可愛、聰明而能帶給別人成長的人在一起的時間。

王永慶今年九十多歲了,從年輕累積到現在人脈存摺想必非常厚實。但他做生意從不講人脈,因為如果商場上每個人都要跟他攀交情,那他絕對沒辦法成為今天的「經營之神」,只會成唯一台和稀泥的「人脈果汁機」。

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一句話:「有糜自然香,何必迎風揚。」許多人只想利用人脈存摺建立自己的財富,卻未去思考,若每個人都想藉由他人提升自己,那誰要跟沒有實力的人往來呢?因此,想拓展事業上的人脈,與其整日思索如何建立人脈存摺,不如努力加強自身的專業,有了「實力」為後盾,人脈才會不請自來。

動用人脈去解決事情,看似不用花錢,然而事實上反而更貴,因為之後可能會有還不了的人情債,而且培養人脈的過程,也需花費許多時間成本。所以,如果因為人脈的關係,可以讓我買車便宜十萬元,但卻要花費三年的時間培養關係,那我寧可用這三年去學談判學、車子的知識。因為,動用人脈解決事情只能偶一為之,但知識卻可以無限次數的利用。

我是商場上的「不沾鍋」,愈是跟我生意往來密切的人,我愈是會跟對方保持一定距離。我不但從未動用過人脈做生意,甚至覺得人脈經常帶來反效果。

例如,我曾經跟一個通路廠商結交為好友,我小孩生日他會來參加、他們員工的尾牙我也會去摸彩,但到最後他卻以業績不好為由,要我多多支持他們的公司的業務、甚至要求我捐款。如果我跟他不熟,這樣的要求就會很好擋掉,但一旦有了交情,不跟他合作反而傷感情。

人脈帶來反效果的例子,不只這樁。有一天,我在路上的精品店看中了一件衣服,便請一位認識十多年、開精品店的朋友去幫我購買,我心想一樣都是在經營精品店,透過她去問應該會比較便宜。經過她殺價後,對方開出的價格雖然比之前便宜,但還是要兩萬元,我實在買不下手,便沒有同意購買。但後來我還是對那件衣服念念不忘,於是又請助理試著去詢問看看,能不能再便宜一些,結果她居然順利殺到一萬兩千元!

我問助理到底用了什麼神奇的方法?然而她卻說:「我只是跟老闆說我剛出社會,沒有太多錢,可不可以用低一點的價格賣給我,老闆就同意了。」我自己以為靠朋友的關係,就能拿到比較低的價格;而我朋友則以為自己跟同行開口,應該已經拿到最便宜的價格了;但結果卻是我那個絲毫未透過任何人脈關係的助理,得到了最低的價格。

買房子時我也遇過類似的情形。我曾經找朋友幫我跟他的朋友買房子,我朋友覺得既然是熟識,對方一定會給他最低的價格,所以反而不好意思殺價。議價的結果,我仍然覺得太貴,便請仲介代為購買,結果以比我朋友問的價格還低兩百萬就買到了。畢竟房屋買賣涉及的金額龐大,我的朋友並不懂房屋行情,光靠交情去殺價,很難去幫我談到最低價格;而仲介是以專業去殺價,反而容易成功。

因此,我覺得做生意還是要憑真本事,「實力」比「人脈」來得重要多了。我不會去做沒有某人就不行的事情,因為這樣風險太大了。人脈只是成就事情引線,卻不是成功的必要關鍵,如果事情本身如果有商業價值,無須人脈也會成功。

一個專業人員願意幫我工作,絕對不是因為我每天跟他吃吃喝喝、唱KTV套交情,而是因為我們在工作上有共同的目標。所以,雖然平時我不常跟合作的夥伴見面,但我都會適時給予他們實質上的回饋,像我最近就買了近十五萬元的LV、Channel包包,送給幫我買賣房屋的仲介人員,以慰勞他們辛勞。我覺得,與其吃吃喝喝耽誤他們私人的休息時間,不如以實質的回饋表達我的心意,對方可能也會感到高興些。

本文轉載於 講義雜誌 賺錢女王張淳淳 


看文本文後心有戚戚焉
自從投入如新後,定時定點前往會場上課受訓
一直被灌注著 要建立人脈存摺,並溫暖關係,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
我一直以為 只要我認識的朋友夠多,在這事業上的發展空間也愈大
但其實不然,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見得賣自己的面子
可能會盡人情買個東西捧個場,但最終也不會成為自己渴望的事業伙伴
就算認識得再多,對方也不見得一定會因為認識自己,願意花錢買或者是成為自己的事業伙伴
而在事業發展上的看法,就顯得現實,我之前所想的實在是太過於樂觀...
張淳淳所言「做生意還是要憑真本事,「實力」比「人脈」來得重要多了。
真的很有道理,於其花時間去想要怎麼認識新朋友
還倒不如紮實的建立好基本功夫,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更有實力
自然會發揮「吸引力法則」的力量,人脈不請自來!
適時調整自己對於人脈的心態,改變對人脈取捨的想法,相信也不會造成患得患失的感受
該是自己的,一定會是自己的,不該是自己的,就算去勉強也勉強不得~

【自我充電書籍】理財觀要從小培養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這句話用在理財觀念上也是如此,因為理財概念往往會「世襲」
如果你的父母沒有理財觀念,那也沒關係,現在就充實你的理財觀念,教導你的孩子健全的理財觀,省得你到老年時還得為孩子的生活擔憂。

第一,養成閱讀財經資訊的習慣:多看網路上的財經新聞、經濟日報、理財相關的雜誌,也許一開始會有些吃力,但是日積月累下來,你的理財觀念一定大有進展,省錢生活更能得到有力的支撐點。

第二,從投資中賺取「金」驗:也許你會覺得投資就一定得賺錢,不然幹嘛要投資?雖然投資是為了讓錢滾錢,但投資具有更積極的意義,那就是訓練自己適當的管理和運用資金,讓自己具有風險控管的經驗,畢竟「富貴險中求」,想要獲利就要承擔風險,否則你把錢放在餅乾盒裡、藏在床底下不就得了?

第三,培養穩定EQ:很多投資客明明對於投資技巧十分熟練,但緊急的時候卻常常「出包」,歸根究底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不是急於獲利,就是不懂得見好就收,讓自己損失大筆資金。

第四,認清高薪不代表未來的財富:跳槽的人往往是看中新公司提供的較高薪資,才願意另起爐灶,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加薪幅度沒有到原薪水的十五%,請不要輕舉妄動。即使對方開出優渥的薪資,還是看看或不會對你未來的投資規劃產生變化,例如目前公司的持股等問題,才不會誤闖美麗的人生陷阱。

第五,學習偶爾負點債:別以為一生「清清白白」、沒借過錢,銀行一定很容易核准你的貸款,沒有負債經驗意味著你也沒有信用紀錄可以查詢,銀行反而不會太輕易讓你的貸款申請過關。因此,即使手頭上有錢,還是可以跟銀行借點小錢,並在限期內還清,製造良好的信用紀錄,可讓未來資金周轉的阻力變小。

本文轉載於 賺錢女王張淳淳的電子報內文

最近面對金融風暴,理財觀已經變得更重要
正確的理財觀,能夠協助累積個人一筆小財富,離實現夢想的目標更進一步,亦能避開金融風暴的拖累,維持應有的生活水準
錯誤的理財觀,將會讓人坐吃山空,更嚴重的莫過於傾家蕩產,犧牲夢想,成了人生一大憾事
由此可見,有無理財觀造成的結果盡不相同,差異也更大
端看於,您想要做怎樣的人呢?

【自我充電書籍】心念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別把會看成是負擔喔!

曾經聽過一名講師的演講,他挑了一個幸運號碼「四十二」,然後隨便點了一個聽眾,請他開始從「一、二、三、四……」依序報數,只要誰報數的號碼是「四十二」,誰就必須上台「即席演講五分鐘」。

哇,這真是一項刺激的遊戲!有些人大聲叫好,因為,他們坐的位置不可能被點到;有些人則心驚膽跳,因為,他們坐的位置「很危險」,很可能就是在「危險邊緣」,隨時都有「被叫上台演講」的危機!

報數的號碼已經唸到「三十」,愈來愈可怕了,有些人的心情也愈來愈緊張,會不會那麼「倒楣」,真的被點到?「三十七、三十八……」天哪,就快被點到了! 「四十、四十一、四十二!」終於,唸到「幸運號碼」了,一個小姐紅著臉,沒 有任何理由,必須上台即席演講五分鐘。

此時,講師說:「各位,你們說,今天最倒楣的是幾號?」

「四十二號!」聽眾異口同聲地說。

「不,不,今天最倒楣的是四十一號!」講師認真地說道:「為什麼呢?因為他應該說『媽的,這麼好的機會怎麼會跑掉了呢!』本來,這個上台的機會很可能是四十一號的,可是,它竟然跑掉了!……各位,你們必須把握上台的機會、珍惜上台的機會,而不是說『媽的,怎麼那麼倒楣,居然被點到要上台了!』」

的確,當遇到問題時,有些人把問題當成是「機會」,好好把握它;但,有些人卻把它當成是「負擔」,而找理由逃避它!然而,懂得把握機會的人,胸有成竹、一鳴驚人,令人刮目相看;逃避機會的人,則推三阻四、臉紅脖子粗、忸忸怩怩,打死也不願上台。

記得在美國唸博士班時,有一次,一女教授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發回期末報告,並對我說:「Charles,你的期末報告寫得很棒,我給你 A ,你可不可以上台來,把你寫的報告內容講給大家聽?」天哪,教授突來這一點名,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可是,要我上台,事前也不先講一聲,怎麼辦呢?是「倒楣」,還是「機會」?是「負擔」,還是「榮耀」?告訴大家,這是「機會」,更是「榮耀」!因為,在交出期末報告後,我曾將報告的內容,用英語練習講給兩位美國同學聽;所以,我胸有成竹、心情篤定地上台了。

有人說,所謂「好運」,就是—「萬全的準備,遇到了大顯身手的機會!」的確,「機會,只留給懂得把握的人;成功,是留給懂得付出的人!」所以,「準備愈多,好運也愈多」,不是嗎?

本文轉載自 戴晨志幽默電子報

恩看完本文後,就有點汗顏...
裡頭有提到那麼一句:「逃避機會的人,則推三阻四、臉紅脖子粗、忸忸怩怩,打死也不願上台
目前的我心境還蠻像這類型的人
往往在如新會場時,若被告知要上台演講或者是輪流上台演講時,
在台下的我一直都會緊張萬分,冒留冷汗,反而心不在焉,一直猛想等等要怎麼講...
上台後都會結結巴巴,腦筋轉不過來,時常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整個感到不自在
當然若不用上台的話,會更好,會更自在,甚至於鬆了一口氣...
透過這篇文章,才知道我這樣的心態要不得~
上線藍鑽就曾經說過好幾次,他們一開始也一樣上台時緊張萬分
但上台數次久了之後,自然開始會台風穩健,對演講變得不陌生反而隨時都可以應對
我也必須要重新調整心態,重新面對上台的恐懼並進一步克服它
成為一名稱職的如新會場聽障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