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22

【健康保健新知】不景氣更拼命,上班族如何保住飯碗兼顧健康?

不景氣更拼命,上班族如何保住飯碗兼顧健康?

才開春就傳出醫師一猝死一罹癌的消息,在如此不景氣更加拼命的氛圍下,你是否已對「超時加班」習已為常?時間永遠不夠用,工作永遠做不完,這樣的生活過了多久?當你已經麻木,小心!你正在用健康換麵包… 
文/司晏芳、朱芷君採訪 龔立祺整理
2009年2月 Cheers雜誌

在景氣低迷的今日,長期工作壓力會在身體埋下哪些不定時炸彈?過於疲倦又會是哪些疾病的警訊?正確的認知,才能有效的預防:

一、腦中風:

目前雖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過勞會引起中風。但是,面對壓力,體內腎上腺素上升,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容易間接促使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台大神經內科醫師表示。

二、心血管疾病:

身體一遇到壓力,交感神經興奮,血液會變得濃稠、易阻塞,易發生高血壓、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每天工作超過11小時的人,罹患心臟病的危險是每天工作7-9小時的人的2.44倍,而且工時愈長,危險愈高。

三、免疫功能下降:

壓力會促使體內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分泌,淋巴球的數量減少,人的抵抗力減低,常會出現感冒數週好不了,嘴破等症狀。

四、「疲倦」是下列疾病的警訊:

貧血、甲狀腺異常、糖尿病、肝病、憂鬱。

五、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指的是疲倦、覺得睡不飽、四肢痠痛、胸悶、心悸,卻檢查不出身體那裡生病了。


別輕忽,你必須了解何時該為「疲倦」求醫?

一旦覺得疲累,即使充分休息,睡覺也補不回來,甚至思考無法集中,影響白天工作表現,就要當心會不會累出病來。

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醫師林錦龍建議,先做2-3週生活作息調整,如果還是疲累,再求醫。

上班族如何能夠保住飯碗兼顧健康?

為了避免疲勞日積月累,應每天代謝身心的老廢物質,使新的能量順暢進入,尤其一連串壓力來襲時,更需要恢復的間隔,最好包括以下兩種活動:

一、靜態休息:

如祈禱、做SPA、觀賞風景、午睡、靜坐、深呼吸、閱讀、聽音樂、和寵物玩、與人傾談、放鬆練習等。

屬於行為治療的肌肉放鬆訓練,能減緩呼吸、脈搏,降低大腦皮層活動及交感神經的敏感度,還能增加睡眠品質,改善睡不好帶來的疲倦感。練習時,可在安靜環境裡,以舒適的姿勢坐或躺著,練習繃緊和放鬆全身肌肉:
(一)手掌、手腕、手臂的肌肉。
(二)頭、臉、喉、肩等部位的肌肉。
(三)胸、腹、背部的肌肉。
(四)腿、臀部、小腿和腳等部位的肌肉。

以雙手和雙臂為例:
◎緊緊握住右拳,再握得更緊些,保持約5秒,注意手指、手腕、手臂的肌肉有何感覺。
◎放開所有緊張,感覺手的鬆弛,體驗鬆弛和緊張間的對比,持續約15-30秒。重複一次。
◎換左手練習兩次。
◎雙拳同時握緊再放鬆。放鬆時,讓放鬆感流入雙手。重複一次。
◎彎起雙臂,拉緊上臂的雙頭肌。
◎放鬆,伸直雙臂,留意緊繃和鬆弛狀態下肌肉的差異。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蕭美君建議,剛開始可每天練習兩次,每次約15-30分鐘,約兩週就能熟練,很快便能放鬆全身。

二、動態休息:

有時明明很累,窩著看電視、睡覺卻無法抒解,其實「這種累並不是身體的累,」美國西點軍校行為科學及心理系教授陳永儀指出,此時更要活動身體,甩甩手、伸展一下,做些簡單運動,直到身體有點累再躺下。動一動也有助於減壓,當她工作疲勞時,會沿著學校旁的運河跑步,看著美麗的風景,「就覺得問題沒那麼嚴重。」

研究已指出,增加身體活動等於增加活力,輕快步行10分鐘,效果可以持續兩小時;如果每天散步10分鐘持續3週,整體活力和情緒度都會上升。

運動不只能讓身體放鬆,大腦中的內生嗎啡也會增加,帶來愉悅感,穩定內分泌系統,「所以運動會讓人上癮,」蕭美君醫師的經驗是,運動量減少時,抗壓力也降低。

她建議,運動內容應包括:
(一)有氧型運動:增強心肺耐力及免疫力,如游泳、慢跑。
(二)抗地心引力運動:騎腳踏車、爬山、瑜伽、太極拳等,可以強化關節、增加骨本,預防痠痛。

對老是說累、不運動的人,壞消息是愈不動、愈容易累。儘量把運動排入休息時間,不管多短都無所謂,即使運動量再小,都比不動好:以站立代替坐著,每小時就能多燃燒20卡路里。

只要持之以恆,輕度運動也能消除疲勞,例如肌肉伸展操,就很適合不喜歡出門的懶人族。

最後,提醒您:別自找疲累

慢性疲勞很像高利貸,放任透支,破產指日可待,「身心俱疲時,更要給自己空間,」美國西點軍校行為科學及心理系教授陳永儀建議,「學著放下不想做的事,不會因為沒有你,問題就解決不了,」只要能接受最糟的狀況就可以放手,或做最小程度的努力就好,「想通以後,我沒有再熬過一天夜。」

身體的勞累容易恢復,心神疲乏卻沒有萬靈丹,看似無奈,卻未嘗不是自我檢視的契機,唯有找出漏電關鍵,才能持續蓄積電力,不景氣仍能健康工作、快樂生活! 


沒有留言: